|
01 早 7:00
闹钟响,床头灯亮起——0.5 A,220 V,50 Hz。
我却在手机里先看一张图:全网频率 49.97 Hz,红色提醒“↑0.05 Hz 需增发 30 MW”。
这就是电气工程的新日常:电在说话,我们负责翻译。
02 上午 9:30
实验室里,一块 650 V/120 A 的 SiC MOSFET 在双脉冲台“啪啪”作响。
示波器里,Vds 过冲 38 V,di/dt 7 kA/µs。
我用 Python 把 2 GB 波形 30 秒压缩成 3 张图:
① 开关损耗 ② 结温预测 ③ 寿命倒计时 8.7 年。
电在说:“我还撑得住,但别忘了散热片。”
03 中午 12:00
同事把外卖放在一台 630 kVA 干变上——它现在不是变压器,而是“午餐桌”。
可它的 NFC 芯片正每秒广播:
“绕组 68 ℃,铁芯 71 ℃,离跳闸还有 21 分钟。”
我们赶紧吃完,顺手把空调下调 2 ℃,变压器又“安心”了。
04 下午 3:00
打开数字孪生变电站,500 kV GIS 化身透明盒子。
AI 提示:TEV 局放 6 dB↑。
无人机 8 分钟飞到 30 m 高空,红外照片锁定——一只松鼠在均压环上嗑瓜子。
运维班长远程喊话:“小松鼠,下不为例!”
电网的“语音助手”又多了一条日志。
05 傍晚 6:00
下班高峰,全市 12 万台充电桩排队。
V2G 算法发微信:
“放电 15 %,补贴 6.5 元,是否同意?”
我点“Yes”。
我的电动车在 30 min 内把 3 kWh 送回电网,正好帮邻居躲过停电。
电在说:“谢谢帮忙,零钱已到账。”
06 晚上 10:30
夜读 GitHub,发现一个 100 ⃰ 新项目:
“GridTalker”——用 LLM 把 SCADA 报警翻译成人类语言。
示例:
原始报文:0x61850 GOOSE Trip A-phase
LLM 输出:“A 相断路器跳闸,疑似雷击,预计 3 min 重合闸,勿慌。”
我 Star,顺手提了 Issue:“支持粤语语音包吗?”
07 午夜 12:00
城市灯火渐暗,UPS 风扇低吟。
监控大屏最后一行日志:
“System frequency 50.000 Hz — All quiet.”
电终于说了句最简单的“晚安”。
而我们,继续守在屏幕前,等它下一次开口。
— 互动 —
在评论区用一句话描述你最近一次“听见电说话”的场景:
“昨晚空调突然停机,电表显示 E-01,原来是欠费。”
点赞前5名,送一枚“GridTalker”纪念 PCB 徽章,让它帮你把电的悄悄话翻译成“人话”。 |
|